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乒乓“三乐”
2009-08-07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人民教育

   前年暑假,儿子特地从城里买回一只价格不菲的“红双喜”球拍送给我,作为对我多年来一直充当乒乓“专职陪练”的小小奖励。知子莫若父,儿子的心意我自然十分明白:既是为营造更好的运动健身环境和条件,又让老爸我更开心地继续当好“陪练”。

   其实,在与儿子挥拍竞技的过程中,我也是受益颇多,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父子同台对阵的种种乐趣。

   酷爱打乒乓球的儿子,为何“诚聘”我为“专职陪练”呢?他自然是看中了我不俗的球艺: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还在中学读书时就曾以学校乒乓球队1号选手的身份,多次代表县队参加安徽安庆专区的少年乒乓球赛,两次获得男子单打季军。因此,我在家中小有名声。儿子读初中起就纠缠着我,总要我陪他打乒乓球,一直到他参加工作当了老师,这个习惯还在延续。

   近几年,每逢寒暑假及“五一”、“十一”长假,儿子回来探望父母,即使小住几日,也不忘要我和他去挥上几拍。作为一直喜爱打乒乓球的老球迷,我自然很高兴满足他的要求。每次上阵,我们总要抽上几板,打几局比赛。

   平心而论,儿子进攻意识强,打法先进,只是比赛经验略显不足,一旦他发挥稳定,很难对付。我的技术比较全面,实战经验也比较丰富,所以父子实力应在伯仲之间。因而每场比赛都打得精彩激烈,比分此起彼伏。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几场激战下来,我的获胜比率还是略高于儿子。同台切磋技艺,互有收获,这是“一乐”。

   打乒乓球还有健身之乐。年近花甲的我,平时忙这忙那,种种原因使我很少有机会做运动锻炼身体。为儿子当“陪练”理所当然成为我健身的最佳方式。前几年,即使酷暑天气炎热,只要儿子一招呼,我们父子俩立即摆开大战一场的架势,任小球你来我往,拼力厮杀,全不顾汗流浃背。有时,我的体力和球技还略胜一筹。颇受儿子夸奖:“老爸是50岁的人,20岁的心脏啊!”

   闻此言,我心里暗暗得意。不过,儿子的球技和拼劲,我也不敢小视。说心里话,常为儿子当“陪练”,我既能美美地过足“球瘾”,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一举多得,这是“二乐”。

   挥拍之间你来我往,自有交流之乐。父子球台前对阵,在闪电般的攻守中,每当儿子连续打出漂亮的好球,我都情不自禁为其喝彩。偶尔,也会提醒儿子注意正手扣球时动作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击球速度。悟性极高的儿子信服地点点头,立即注意纠正。而当我打出了精彩的好球,儿子则笑着说:“老爸宝刀未老,球路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啊!”这种短暂却温馨的交流,让我体味到别有一番亲情滋味,而这共同拥有的乐趣,促进了父子间更为和谐融洽的关系。父子情深,岂不乐哉?!这是“三乐”。

   在乡下,像我们这样执著于乒乓球的父子几乎很少见。作为一名老园丁、老球迷,为儿子甘心当“陪练”,又怎是一个“乐”字了得。

   江和平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辅导小学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1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