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解读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办学之内涵
2009-09-15  2009年09月15日  来源:人民教育

学园·乐园·家园·花园

——解读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办学之内涵

   20071月在一本有相当影响的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妈妈》的文章。文中讲述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沾憨带哑的女人,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靠要饭、捡垃圾,把一个捡来的身世不明的孩子培育成才的感人故事。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钢院附中)校长王达读完以后感触颇深。思索之余,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学校近年来还没有培养出文中那样优秀的人才,问题在哪里?有的人会说主要是学生天生的条件不行。不可否认,先天条件是人成才的基础之一,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获取理想人生的可能,而成长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后天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感染与熏陶。具体到学校的工作而言,就体现在:我们所有学生的先天条件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我们的学生是否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是否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我们是否像文中的‘妈妈’那样支持了每个学生成才的志趣?我们对学生是否怀有文中‘妈妈’那样朴素、深沉的爱?

   “有同志告诉我这样一句话:‘日照大地都有停歇的时刻,黄河、长江之水亦曾改道,唯有母亲对子女的爱与付出,永远永远,不曾停息或更改。’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都能像母亲对子女那样爱与付出,像母亲对子女那样关注与耐心,我们就能使所有的孩子都像文中主人公那样执著、努力和奋斗不息,都能够成才。我相信这位‘妈妈’和孩子能做到的,我们这些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和有良好生活环境的孩子们,也肯定有能力做得更好!

   “人的一生短暂而艰辛,能为祖国的下一代的成长贡献出自己生命的光和热,该是何等的幸福?努力吧,人民教师!”

   王达作为一校之长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他还是一直保持着自己阅读并坚持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些随笔的意义,也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饱含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行为的反思与实践。

   在不久后的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王达把《妈妈》这篇文章连同自己写的读书笔记一同复印下来,发到了每个人手中。

   这件事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师爱”、“教育方法”的讨论热潮,从而也促使每个人去反思“什么是今天的教育”、“什么是今天的好老师”。

   其实,这样的情景在钢院附中并不少见。王达校长喜欢阅读书报杂志,喜欢浏览、搜集大量鲜活的信息,喜欢在全体教师会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思考,更喜欢让每位教职员工都去思考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听从领导“发号施令”。学校还专门制定了读书制度,鼓励教师以饱满的激情畅游书海,感受语言文字和思想的无穷魅力……日久天长,形成了附中崇尚理论和交流讨论的良好氛围。

   或许,这种远离浮躁的思考与伴之而来的老师们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正是钢院附中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吧!

   俗话说:“大凡龙腾虎跃之地,必是龙争虎斗之所。”钢院附中所在的海淀区可谓北京人文气息最为浓厚、教育改革实验先行的首善之区。这里高校林立,名校汇聚,各校之间你追我赶,竞相争先。如何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创办出学校特色……基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钢院附中制定了将学校建设成“四园”的办学思路,即“探索成才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美丽如画的花园”,以此来打造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师生共同学习和发展的最佳空间。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