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贝壳里有一个世界
2009-09-24  2009年09月24日  来源:人民教育

  跋涉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学操作层面上的细节逐渐投入我的视野,成为我的思考对象,促使我在教学研究上的起步。初期,主要还是关注于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的选择优化。记得教学《乘法分配律》,课始,我即以43×56+43×44,73×28+73×72,81×34+34×19一组题与学生计算比赛,学生按部就班的计算刚刚开始,我即已算出得数。学生惊异之余,想知道我如此快捷的秘密。我告之方法以后,就让学生在同类算题中试着速算……在学生屡试屡对的喜悦中,我让学生“欣赏”这些算式速算的过程。在观察、比较、思考中体验、理解和掌握了乘法分配律。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学生对平方厘米这一面积单位有所掌握后,我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度量一些相宜图形的面积、度量邮票的面积,又不露声色地要他们度量课桌的面积。学生感觉很麻烦时,认知平衡被打破,终于想要找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并真的找到了平方分米(平方米)。接下来,学生就像学习平方厘米一样学习平方分米(平方米),所有问题均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予以解决。究其本质,关键在于始终制造认知冲突,并充分利用这种冲突,把它转化为持续高涨的内驱力和心智活动。

  直到今天,听过这节课的一些人遇到我,还会提到《面积与面积单位》这堂课,并从中分析出一二三来,认为这是一堂经典之课。多少年前的一堂课,至今仍有人从中受到启发,这足以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加坚信了一点,以科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永远具有生命力。

  我相信,我已经捡到一枚贝壳,尽管花了很长的时间。但这是个起点,我希冀得更多。

  贝壳里的世界

  1984年的金秋,我应邀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对我国学科教学心理学现状的分析令我怦然心动。确实,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之所以富有成效,无不是成功运用心理学原理于实践的结果,而许多教师的教学之所以事倍功半,也正因有悖心理学规律而致。作为一线教师,尤其需要心理学的滋养与指引。然而就我目力之及,我国学科教学心理研究尚属空白。我为自己找到一个全新的研究突破口而欣喜,从此,我便一头扎了进去。为了使研究一开始就能获得必要的理论支撑,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心理学》到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再到邵瑞珍的《学与教的心理学》……一本本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著作,成为我汲取理论营养的重要源泉,也为我随后的学科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打下了厚实的理论根基。

  没过多久,研究出现了新的瓶颈。这时,有人曾善意地提醒我,“一个小学教师是很难在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领域获得建树的,这些事应该由理论工作者们来做”。但生性固执的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我决定依托于一定的课题,使研究走向深入。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这一专题,我展开了多角度、多侧面的实验与研究:“有意义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一项项课题丰富和深刻了我的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一份份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见诸报端、刊首,在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这片处女地上,开始留下了我们播种、耕耘的印痕。从此我一发而不可收,“把好思维活动的门户”、“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为迁移而教”、“把新知之舟停泊在旧知‘锚桩’”……这些原本纯理论的观点渐渐走出一般心理学的轨道,在小学数学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发、铺展开来。这些心血结晶凝聚成拙著《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周玉仁老师欣然为本书作序:“学科教学心理学在我国还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一书的出版,将对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作出铺垫。”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在随后的时岁里,蒙同道厚爱,这本薄薄的小书虽多次加印,但直至今日,仍有不少老师念及并索取,我也深感为幸。1994年,蒙江苏省小学数学教研室王林老师的引荐,我的关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专题讲座(共20集)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得以连播。

  当然,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当初在我的“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团队中有那么一批青年教师,华应龙、徐斌、朱玉如、蔡宏圣、王庆念、施银燕、张齐华、贲友林、许卫兵、朱洁芬……如今都已经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当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生代人物。我们所在的海门市实验小学这所百年老校,也因此而获得勃勃生机。

  英国科学家牛顿说,他是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偶然间捡到了一枚贝壳。牛顿是大科学家,是我们的敬慕对象。他的这句话,我却深有感触。贝壳傍海而生,它记录着潮汐涌动,斗转星移,蕴藏着无比神奇。拥有它并欣赏它,需要穷尽一生的时间。

  个人简介:张兴华,男,1941年生。1960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师。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40多年,潜心于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的研究,发表论文100余万字,著有《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等。主讲20集电视讲座片《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在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11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