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飘香土地上的教育人生
2010-04-06  2010年04月06日  来源:人民教育

  名师人生

飘香土地上的教育人生

  ● 林润生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农忙时种田,农闲时走东村串西村修补小五金。每年麦收季节,父亲和母亲白天把麦子收割回家,晚上再把麦粒打下来。打麦时,邻居会来帮忙,互帮互助是我们这里的民风。父母的勤劳和家乡朴素的民风给我打下了很深的生命烙印。

  我的家乡福建安溪,是一块飘香的土地,这里满山都是绿油油的铁观音茶树。吸取着日月精华,把细细密密的根扎入大地的铁观音树,生出嫩嫩的叶子,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在清纯泉水的浸润下,变得香气四溢、韵味醇厚而悠远。从青年时代起,我就与铁观音茶相伴一路,从中得到了不少生活的乐趣、人生的感悟。

  初为人师

  1970年底,经过两年的下乡劳动,师范学校毕业的我才被分配到安溪白濑林场白濑小学的佛子格教学点任教。佛子格在一座高山上,那里终年低温、高湿和多云雾,而且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教室借用的是一座破旧民宅的两间房子,旁边就是牛棚。地理环境闭塞得令人郁闷,加之分配前夕学习班上的遭遇,使我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

  分配到小学任教前,我进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当时上级号召学哲学,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天下午,学习班的一位领导来到我们讨论小组,要求大家按顺序一一发言。轮到我时,带着年轻人的锐气,没有犹豫,我和盘托出了心中的疑惑。我说:“现在都说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顶峰,既然是顶峰,还要不要发展,怎么发展啊?”话音刚落,领导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我想自己可能是闯祸了。第二天早上,学习班突然召开全体学员大会,县革委会主任亲自到会讲话。他说,有的学员提出毛泽东思想要不要再发展的问题,毛泽东思想当然要发展,至于怎样发展,那是后人的事。他还特别强调,一定要端正学风,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去犯政治错误。会后,我们小组的学员都说这次大会是针对我开的。我忐忑不安了好几天,想不通,自己不过说了一句真实的心里话啊!

  因言致祸,学习班结束后,我就被分到了这样一个教学点。

  心情苦闷的时候,我便到山上走走,扑鼻而来的茶香会让我一扫内心的晦暗,我深深地沉醉于满山的绿色,久久地看着那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的茶树,倾听着每片茶叶舒展的声音,我的心慢慢地有了莫名的感动。不就是这相对贫瘠的红壤,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高海拔气候,芽叶在缓慢的生长中,才蕴蓄了铁观音茶丰富的营养和浓郁的香味吗?联想起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语句,我的心情渐渐趋于平静。我逐渐把心思用到了教学中去。

  我1965年进师范学校学习,1966年6月就赶上“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了。尽管停课期间自己偷偷读了不少书,还曾因读书遭到过“只专不红”的批判,但对小学的教材教法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怎么办呢?不懂就学吧!我下定决心补上这一课。于是,我经常到山下找邻乡的湖头中心小学的老教师借这方面的书看。起先,我与他们素昧平生,提出借书,他们有些犹豫,读书人爱书呀!特别是在那个年代,书不易得,书能招灾惹祸,但见我下一趟山不容易,态度又十分诚恳,还是答应把书借给我。不过那时候,老教师一般都把教材教法方面的书放在家里,要等他们下次回家把书带来再来取。后来渐渐与他们熟了,我就两周下一趟山,一般是周一傍晚放学后下山取书和还书。一个来回要走三个多小时,借书回到学校,天都摸黑了。记得有一次回来的路上,大概是饿的,突然腹痛,差点瘫倒在路上,也不知这一路是怎么走回学校的。我教二、四年级的复式班,就这样边学边教,摸索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方法。

  在林场,从教学点到完小,我一呆就是11年。在这11年里,我教学生知识,学生却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生命力的顽强,什么是对知识的渴望。在佛子格教学点时,这里村落极为分散,有近一半的学生上学单程要走1个小时,最远的要走1个半小时。午饭是学生在学校里各自生火煮着吃。孩子们煮的虽说是地瓜粥,下锅的米却少得数得清颗粒。冬天,由于家里穷,大多穿得单薄,不少孩子都冻得流鼻涕。虽然天寒地冻,衣着单薄,食还不一定能果腹,但是他们天亮就出门,8点多钟就准时来到学校,傍晚4点多钟放学,到家天都快黑了。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却很少有人缺课,学习时都很专注,基础知识学得很好。他们不懂得说“不放弃”之类的豪言壮语,但他们真真切切做到了。在他们眼里,没有生活的苦难,只有活着的快乐!

  斗转星移,我才渐渐体会到这11年的人生意义。这11年,使我懂得什么是生命的坚强与韧性,什么是农村教育的现实,知道农村教育最需要什么。没有这11年的积淀,就不可能有我后来的发展。

  打造基本功

  我的专业成长,严格说来,是在而立之年以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1年~1988年,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1989年~1999年,是我的教学理论面壁与破壁阶段;2000年至今,是我努力走近教研前沿的阶段。

  1981年秋季,我回到母校案山中心小学任教。这是一所人文底蕴非常深厚的小学。此时,我遇到了李汉志老师,他是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对农村教育有着特别深入的研究。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进行班集体培养的实验和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实验。

  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当时可以借鉴的材料还不多,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比如,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在探索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假如学生不乐意学习,又怎样能形成自学能力呢?我们也逐渐认识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自学能力的核心,离开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形成只能是无源之水。我们还逐渐认识到了扩大阅读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没有大量的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时我们就尝试从课文里发掘兴趣因素,创设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尝试的就是情境教学。我们尝试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后来才更清楚,教学的要义就在于“为思维而教”。我们尝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后来才认识到,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阅读能力。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