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学校的灵魂 ● 刘 晟 韩西莲 王之红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呢? 学校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怪圈中跳出来,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独立思考、会终身学习、有社会责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山东省平度一中十几年来,本着“为社会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在素质教育这个领域里,进行勇敢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称赞。 教学生学会做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平度一中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生命成长的质量。教育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而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生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创新、能独立思考的、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从这一使命出发,学校确立了“教为培养学生的素质而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学”的观念,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学生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拥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具备战胜困难的内在动力,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成才必须先成人,成人必须先立志。平度一中时刻把握“做人先立志”这一真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为此在校园中建立了“名人园”,用名人的雕像激发学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决心;在学生学习的场所张贴知名校友事迹简介,以此为榜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常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知名校友到校为学生讲学、与学生交流。这些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例如学生们听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提名的校友李炳安博士的励志演讲,更加坚定了为国争光的信念。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李博士的报告使我们学会怎样做人做事,使我们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 让学生学会感恩,做一个有良知的、有血有肉的人。平度一中借助在学生中享有盛名的校园电视台直播节目“一中面对面”,让感恩教育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一中面对面”邀请企业家来演播室,讲述他们当年创业时的艰辛;邀请农村学生家长讲述洪涝灾害发生之后,他们披星戴月整日泡在泥水中,硬是用双手把埋在泥浆里的16亩花生全部抠出来……这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他们为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所鼓舞、为父母的辛苦劳作而动情,纷纷表示要继承父辈们勤俭节约的美德,要学会感恩,好好学习,孝敬父母。 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新课程提倡“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自我感悟与发现,让教学内容和形式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要做到这些,平度一中从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入手,开展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以往单纯讲授知识的做法,给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做到: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结构让学生自己去构建,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学校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动”上,强调教师授课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情与理交融,师与生互动。教师彻底摒弃了空洞说教、生硬灌输等传统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教科室精心编写了《学习的艺术与策略》一书,并经实践探索推出了“导学点拨法”、“尝试教学法”、“教学案法”、“小先生教学法”、“考前静悟法”等一批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从生理、心理、意志、毅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不同的策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