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崔琪:对教育痴迷者有大爱和大智
2009-09-24  2009年09月24日  来源:人民教育

  崔琪:对教育痴迷者有大爱和大智

  ● 本刊记者 余慧娟 施久铭

  基础教育圈里的名师,我们基本上都有所耳闻。

  所以当有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跟我们说“崔琪”——一个50多岁的老师如何如何的时候,我们将信将疑。

  或许是与教育气质有着某种缘分,冥冥中我们浏览了一遍有关她的材料,一些说不大清的东西吸引了我们。

  电话那一端,很静,话不多,只说好!可以!李希贵是这样的风格,魏书生也是这样的风格。他们总是很有耐心地等待、倾听,或许连表情都是一样的淡定。

  五一节后的一天,崔琪像个大孩子一样,从办公室拥挤的“小格格”里娴熟地跑出来迎我们。一件藏青色的小西服,齐耳的短发,乍看起来,极容易让人想起某个年代的女教师形象——严厉、刻板,时不时会被学生气得歇斯底里一番。这是很多人对教师的时代记忆。

  但是崔琪不一样。她动作麻利,脱了外套,娇小的身段,配上掐腰的暗花小衬衣,双手撑在讲台上讲课,时而转身写上几个漂亮的关键词,干练,清爽,游刃有余。

  这还不算,作为老教师,她从来不啰唆,宁可想不出来,宁可停顿,绝不说废话。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懂得去听每一句话。

  崔琪的话里还经常饱含哲理,让学生不服不行。“说得多了,想得就少了,总有被掏空的一天;听得多了,想得就深了,再说出来分量就重了。”听到这样的话,学生能不愿意读书吗?

  最著名的是她那率真的笑。年轻的时候,因为性格与学生接近,什么好事坏事,学生还没笑,崔琪先在那里笑弯了腰,结果学生在她面前也“放肆”得很。就是现在一把年纪了,听到什么搞笑的,她也忍不住“挤眉弄眼”,哈哈大笑,这样清澈见底的老师,让学生感到十分踏实。

  所以,崔琪的课上,经常会有“闹哄哄”的声音。班上的“坏男孩”,动不动就会故意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老师,为什么新郎没有红盖头?老师,什么是宦官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崔琪喜欢这样和孩子们玩。她心疼他们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承受巨大的压力。她理解孩子需要尊重,需要尊严感,渴望放松。她在骨子里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你再觉得他没有价值,他作为一个陪衬人也使别人显出价值来。”探及底线,尚且如此,何况是清华附中的孩子?

  她被学生称为“既高贵又平民化的教师”。

  得此赞誉可不容易。从来,清华附中的学生只知“闻道有先后”,不知可以因学识而于人格上高于我。要是有老师在他们面前恃才清高,他们非轰走他不可。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