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2008,“教育何为”的追问与思考
2009-09-27  2009年09月27日  来源:人民教育

  年终综述

2008,“教育何为”的追问与思考

  ● 本刊记者 李帆

  唯有思想,才能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改革伊始,到如今进入“后普九时代”,“教育何为”的思索,一直与时代脉搏紧紧跳动在一起,不曾停顿。

  回望2008年,教育改革步步行来,风平浪静:免费义务教育全面铺开,新一轮课程改革继续推进。

  然而,平静之下,激流暗涌。

  “教育何为?”

  实践中,一千名教育者,就会做出一千种回答。

  他们的回答,深潜于平静的改革表面之下,却触及核心,并决定着教育的未来。

  改革拒绝“路径依赖”

  教育改革正逼近“临界点”。越过它,重大的突破才能发生。

  前不久,一位焦虑的农村教师给我打来电话:

  “我建议,每个村,只能有一所小学;每个镇,只建一所初中;每个县只建一所高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很奇怪,毕竟,不顾实际情况,过于集中教育资源,会导致农村学生求学的不方便,如果大面积采用寄宿制,不仅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会加重学生家庭负担,也对低龄学生的成长有所影响。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现在配齐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和远程教育的设备,但放在那儿根本没人用,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一直提不上去。

  “我就想,还不如把全部初中放到镇里,集中所有资源,打造一所高质量的初中,薄弱校自然也就没有了。”

  听完他的原因,我一时怔住了。

  如今,外部政策空间日渐明朗,生存性的问题,已不再是学校的主要问题。

  下一步,该怎么走?

  并不是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回答清楚的问题。

  有很多人,就像这位农村教师一样,当面临发展中的问题时,仍然习惯性地寻求外部政策的支持,寻求硬件的改善和资金的再投入。

  这种思维惯性,让教育改革的路径被“锁定”,改革产生了“路径依赖”。

  依赖的结果,是让处在外部政策和内部质量管理之间的改革“临界点”,无法被有效突破。

  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学业成绩与硬件条件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美国经济学家艾瑞克?哈努舍克(Eric Hanushek)甚至认为,学校在资金财政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不能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更进一步讲,凡是可以由金钱来弥补的差异,如增加经费,缩减班额,都不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只有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我问这位农村教师:“县教育局,或学校,有没有对你们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或者是进行其他方面的培训?”

  “没有。”

  我沉默了,当教育改革从外围逼近内核时,更具有了隐秘性:目前行政系统基本上围绕硬件发展、规模扩大、普及率去运作,关于质量的评价及制度建设,依然缺位。而教育的质量,无不关乎“人”,关乎人的成长和改变。

  可人的改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

  一次旁听农村教师的培训班。培训老师问学员:“你们能说说,自己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的?”

  “小时候,姥姥总给我讲民间故事,一来二去就喜欢上了语文。”

  “我喜欢听评书,很多词儿都是从那里学到的。”

  “我小时候特别爱看课外书,老师不准,就偷着读。读着读着,手就痒痒,想着自己也能写出来吧,我爱写作的底子,就是那时候打下的。”

  ……

  说来说去,就是没人提语文课。

  培训老师“唉呀”一声:“我们语文老师很悲哀啊,怎么没有他们什么事儿呢?”

  学员们一阵大笑,旋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位年轻学员很感慨:“在我任教的班上,这种情况仍然存在。过去,我总以为是学生的语文水平低下,却没有想到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于我,则更加感慨了。因为此时,新课程的推进已经七年。对新课程的理念,这些老师,特别是那些70后、80后的老师,谁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然而,时光过去了,理念普及了,可仍有一大批教师,习惯于把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当作僵死的标本,放在解剖台上,一刀一刀,肢解给学生看。失去文章的美,破坏了母语的魅力。于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从语文课,而是从课堂以外的地方去获取。这不是一种让人诧异的“怪现状”么?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一种悲观,只是提醒我们越过“临界点”的难度: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向外部寻求支持后,再要求我们向内看,向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个转身,是需要大力气的。

  此时,我们需要记住:尽管教育政策、体制、观念很宏大,但教育中每个人的教育生活层面更阔大。当改革指向这个层面时,我们不能再希冀狂飙突进式的变化(像“普九”那样,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聚集,来一场“攻坚战”),要允许缓行一步,甚至停顿一下,去花时间反思、内化和改进。这,并不是倒退。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