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基础教育的使命
2009-09-23  2009年09月23日  来源:人民教育

   “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之一

  编者按

  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教育的使命何在?

  基础教育是创新精神养成之所,是创造能力生成的摇篮,是为创新人才奠基的阶段。陶行知甚至希望,处处应是创造之地,天天应是创造之时,人人应是创造之人。

  按此标准,今天,基础教育需要反思。功利的评价体系、管制型的学校文化以及故步自封的心态侵蚀了学校及教师的思想。科层管理、僵化的科研机制以及对教学技术和标准答案的迷恋,让基础教育的创造之源日益干涸。

  有人说,基础教育泯灭了创新的精神,只余下枯燥的分数追逐。更有人说,基础教育抽空了学生原有的灵性,把他们按照同一个模子成批地“生产”出来。

  本刊特别策划“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呼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对人的创新素质进行先期投资。而对人的创新素质进行投资,主要路径就是基础教育。”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基础教育的使命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那么,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需要做什么?基础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关系?

  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按照这个设想,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只有12年的时间。现在的中小学生,在这期间还难以直接发挥作用,但这些学生将是以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所以,基础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任务,主要是面向未来,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基础、为创新型国家的持续发展打基础。人才是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以创造性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创造性。基础教育就是为学生今后进行创造性劳动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具有比较突出的创造性,包括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只能由优质学校承担吗?

  基础教育要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但这样的任务,应由所有的学校来承担,还是由优质的学校(比如示范校)承担?有人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由示范学校、优质学校来承担,因为这些学校的生源和师资水平都较高。而普通学校不应以此为主要任务。

  果真如此吗?不然。我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所有学校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那些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应由优质学校承担的人,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即把“智力”和“创造力”完全等同了起来。事实上,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形成环境和机理是不尽相同的。

  美国心理学专家格采尔和杰克逊曾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他们把青年分成两组,一组青年智商高,但在创造力测验中分数低于另一组;一组青年创造力高,但在智力测验中低于高智商者。然后他们分析两组青年的家庭背景,发现:第一,智力组父母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比创造组多,受的训练较专业,多为学术性人才;而创造组的父母多在工商界,母亲多兼职或专职(智力组母亲多为家庭主妇,比创造组更关心子女的教养)。第二,智力组父母的安全感较创造组大。第三,智力组家里订的刊物数量较创造组多,内容多偏于学术性。第四,创造组母亲对子女的友伴更看重内在品质(如兴趣、直爽等),智力组则看重外在品质(如外表、礼貌、家庭文化背景等)。综合起来,智力组家庭生活较有规则而安全,而创造组比较独立自由,较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根据一些调查结果,比如,出生在农村的人比出生在城市的人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创造者,而科学家和其他人才往往来自不幸的家庭等,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甚至认为,运气不好的儿童或家庭中排行靠前者,往往面临着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促进其创造性的发展。

  这些研究成果,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启发很大——创新教育不等于学识教育或精英教育;创造力的培养,常常在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普通学校的孩子和优质学校的孩子一样,都有发展创造性的可能与机会。

  有的时候,普通学校的孩子因为有更多的解决问题或动手的机会,也许会比那些着力于知识学习的优质学校学生,在创造性方面及实践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优势。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对天才儿童与一般儿童的比较中发现,天才儿童更擅长思考性学科,而一般儿童更擅长操作性学科①。近期,某地对高中学生的一项测查就显示,职业高中学生的某些创造性表现好于普通高中学生。比如,主动承担家务的,普通高中学生占73.3%,职业高中学生占78.6%;学习时尽量一题多解的,普通高中学生占44.1%,职业高中学生占57.8%;普通高中学生对权威的依赖、只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结果、追求高效单一的解题方式等现象,都高于职业高中学生。

  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是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使命。教育者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创造性人才,都需要我们去开发。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