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教育要“眷注精神”
2009-09-25  2009年09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教育要“眷注精神”

  ● 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 陈立群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保护和奠基。在现实教育中,随着学习内容不断拓展,难度不断加深,大多数学生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落。这个时候,学生需要鼓励,学校教育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和创造。成人的司空见惯,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意味着创造性体验。因而,应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要有更多的生活体验。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和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引导,在于唤醒,在于发现。诚如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所言:“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教育者所能做的,就是去发现和唤醒其内在潜能,而不能自诩为泥塑木雕的艺术家,按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去雕琢。

  所以,办学校,要关照心灵,眷注精神,要让学校成为安顿灵魂之处和精神的居所。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

  要实现理想的教育,首先要有一大批能践行教育理想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观察,我认为,教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三流的教师教知识:这些教师总是停留在知识点的罗列上,没有用方法把知识串联起来,教学停留于识记层面,靠机械重复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学得既苦又累、成绩也差。

  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些教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师,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把知识通过方法串联起来,一题多解。学生往往羡慕不已,惊叹老师解题功夫了得。遗憾的是,这些老师往往囿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仅限于为应试而教,停留在方法技能层面,为方法而方法。大量机械的、重复的解题方法技能训练,固然有一定功效,但其负面影响往往使技能退化为学生的“本能”。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教师能够把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要选用这个方法,使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养成获取知识的思维,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我心目中的“一流教师”,就是能够实现教育理想的教师。为了培养出这样的教师,实践中,学校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整合教师队伍。2001年,学校开始建构“教师自培校本教研模式”,先后与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以学校中青年教师为对象,开办了3个研究生课程班,鼓励教师在学历和学力上进修提高。

  开展名师评比活动,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启动了“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出台了《名师认定条例》,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奋斗的目标。利用教育论坛、教学比武、课题研究、论文评比等活动,催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确定教育教学导师,严格要求,积极扶持,委以重任,促进竞争。

  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引导教师正确树立新型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备、教、改、导、考、析等多个环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教学的策略,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

  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

  2002年,学校提出,“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并把它写在学校最醒目的墙面上。

  我认为,关爱是教育的本原和灵魂。缺了关爱,一切教育活动都会变成机械、呆板的教条和形式主义。有了关爱,教育才有活力、有生命。

  教师要从内心里树立起爱心。爱学生的个性、爱学生间的差异,是教育的“真爱”;爱聪明、爱分数、爱长相,是教育的“假爱”;爱家长的地位、爱财物,是教育的“错爱”。

  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建构民主、法制、平等这些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精神元素的同时,又富含仁爱、宽容、责任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细胞。要让我们的学生把“爱”扎根在头脑里,默化在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能够心存感激,心怀感恩,能够带着一颗“爱心”走出校门,能够积极地创造爱,付出爱,构筑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和谐社会。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