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山经验 2008年8月,《人民教育》以近10万字的篇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报道了广东省中山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全国共有19个省级单位、5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考察团赴中山学习考察。2008年12月,教育部新闻办率中央新闻采访团27人到中山采访,在全国范围推广中山经验。“五条标准”是中山所有学校是否实施素质教育的“试金石”,即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废除“满堂灌”,使学生学得比较灵活;学校建立活动体系,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学生全面发展有时空保证;不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代之以全面全程的综合素质评价。在此基础上,中山的学校努力追求“一样的教育理想,不一样的学校特色”,用特色说话成为每所学校的自觉追求,从而让整个中山教育实现了高位均衡。 32.区域班主任队伍建设 2008年第24期《人民教育》刊发2万字长篇通讯《武汉班主任的精彩人生》,全方位展示湖北省武汉市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典型经验,引起较大反响。近年来,武汉市教育局推出《实施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市评选“功勋班主任”,全方位改善班主任的职业状态,激发了教师的育人激情,形成了尊重班主任、关心班主任的良好氛围,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光荣岗位,涌现出桂贤娣等一批师德高尚、富有班级管理智慧的专家型班主任,整个德育面貌焕然一新。 33.特色学校建设 《人民教育》2009年第3~4期合刊和2010年第3~4期合刊连续推出“特色学校建设”专辑。两本专辑均以重庆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蓝本,前者是对特色学校建设一般理论与实践的阐释,后者则突出特色学校建设中更本质、更核心的问题——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专辑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均衡发展成为今后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的新形势,对区域教育、学校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观念和实践上的引领,提出“特色发展,文化育人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走向,是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突出选择性,多样化、个性化地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关键举措”等重要观点。专辑出版后,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300多个考察团、600余所学校到重庆实地考察,其中包括台湾地区80余人的教育参访团、广东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学员团等。同时,重庆特色学校研究人员也应邀去全国各地作专题报告。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经验也引起了教育部相关部门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