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常态课该是怎样一种课?
2009-08-07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人民教育

   近日,在某教研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某区教研室组织小学某学科会课的新闻,其中写道:“本次会课除教学内容统一之外,课件也要求统一使用××版小学××教材编辑部制作的教学配套光盘,这是本届会课活动与往届会课最大的区别,它真正体现了比赛课、观摩课向家常课回归的指导理念……”

   其中,“家常课”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常态课。不自制课件,使用统一光盘难道就是常态课中的一种“常态”?这一疑惑不禁让我重新思考“常态课该是怎样一种课”这一问题。

   我所在的区成为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已经有六年了,蓦然回首,发现“显山露水”的,大多是那么一批崭露头角的骨干教师,听到的大多是一串异彩纷呈的公开教学,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冰山”下面大量的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的普通教学和普通课堂里的普通学生,他们会是怎样的生存状态?换个角度思考,这么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直接反映在师生素质属于“水涨船高”式的整体性提高还是属于“一枝独秀”般的拔尖式提高。然而,要检测这条“水平线”是否上升,无疑取决于广大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群体这条“地平线”的教学水准。

   只有普通教师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骨干教师的“出类拔萃”才有群众基础和现实意义,他们的鲜艳与普通教师的衬托才能构成“锦上添花”的壮丽。所以,骨干教师应植根“群众”并影响“群众”,由此,我们的会课就不应该采用封闭式——关起门来备课、关起门来上课、关起门来评课,如此的竞争机制,常常迫使骨干教师孤军作战,一旦“出名”,便越来越脱离群众、远离常态,在这种光辉的反衬下,普通教师日渐失落,越来越远离先进、脱离研讨。于是,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骨干教师“忙”了,有时忙得连日常教学也顾不上;普通教师“闲”了,有时闲得对公开课也懒得听。要使会课“群众化”,就应该提高其开放度——上课前,允许“群众”一起出谋划策,资源共享;上课时,允许“群众”参与听课,甚至参与评选;上课后,允许“群众”进行评议研讨、总结经验。我想,通过会课活动“比”出一群人远比“比”出一个人要有意义得多。

   降低会课活动的重心,其实就是要拉近公开课和常态课的距离,促使公开课更多地为提升常态课的水平服务,使课程改革真正深入常态课堂。

   说到“常态课”,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日常的课”,也就是“经常要上的课”,既然如此,它就理应比那种只为公开(包装)自己、而非公开研究的“公开课”重要。

   人们还把它理解成“平常的课”,不过,我认为,这个“平常”仅仅是与一些过分追求“五彩缤纷”甚至是“光怪陆离”的观赏性、非常态的“公开课”相比较而言的,常态课无需过分“装饰”与大肆“张扬”。常态下的公开课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课,它追求的是如何使学生学习获得最大效益。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开课与平常课本是“同根生”,如果教师真正以生为本,平常课应该是一种不公开的公开课,公开课应该是一种不平常的平常课。

   常态课,我认为,还可以理解成“习以为常的课”。正因为是“经常要上的课”,所以很容易让师生习以为常。有利的方面是使教师在自己的课堂长期进行教学研究,可以逐步形成教学风格,学生感觉自己的教师“有一套”,对教师的言行心领神会;不利的是,因教师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模式,可能逐渐形成教学定式,使学生感到总是“老一套”,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水无常势,人无常态。在此意义上,我认为,常态课应让它经常“变态”,教师力争常教常新,既保持风格又不失风情,这样学生学习才有兴趣。

   行文至此,我的最终认识是,常态课与公开课之间不存在高低之分,更不存在好坏之别,“公开课应该是一种常态下的公开课,常态课应该是一种可公开的常态课”。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看出:是否自制课件并不是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分界线,常态课同样需要课件自制,否则开发教学资源从何谈起?

   (  严育洪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2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