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口语交际课“说说我的家乡”说课
2010-04-12  2010年04月12日  来源:人民教育

  关注新课程

  编者按:口语交际课是民族学校汉语课的一种重要课型。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词汇积累较少、语料比较贫乏、教师对汉语口语交际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口语交际课在民族学校常常陷入困境。如何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效果成为汉语教学面临的一个带有挑战性的课题。

  不久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龙井市举行。会上,龙井中学的聂欣欣老师上了一节汉语口语交际课“说说我的家乡”,龙井中学汉语教研组的老师围绕这节公开课进行了教学案例分析和研讨。聂欣欣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几位老师对其教学案例的分析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这期我们编发聂欣欣老师执教口语交际课“说说我的家乡”的说课稿和龙井中学汉语教研组的几位老师对这节课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对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师进行口语交际课教学及教研带来一些启示。

积累语言素材 培养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课“说说我的家乡”说课

  ●吉林省龙井市龙井中学 聂欣欣

  一、教学理念。

  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汉语教学作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学,应把工具性摆在首位,应以培养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为此,在汉语教学的各种课型中,都要注重通过语言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其中,口语交际课是一种专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型,在新课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义务教育阶段朝鲜族学校七至九年级的教科书中,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都会围绕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话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

  在许多人的意识中,字词课、阅读课、作文课等往往因课型的原因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没有太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口语交际课就应该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然而,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和学生却往往陷入困境。教师的传统教法通常是:引入情境——引导思考——小组讨论——发表,也就是将“大家都来谈谈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这一问题抛向学生,随后期待他们的精彩发言。可是,学生往往只能说出三言两语,能够形成段或篇章来谈的寥寥无几,通常只有少数学生发言,大多数学生没有被发动起来。有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都来发表,表面上看起来课堂很热闹,然而学生的表达往往没有条理、空洞、不全面、不深入,远远不能达到口语交际课的真正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语料的贫乏。于是,学生苦于不知说什么、怎么说,教师苦于不知教什么、怎么教。如此尴尬的境地,使口语交际课失去了课型本身应有的意义。

  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不单单是让学生开口说,更要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中,说出实际内容来,说出水平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得到真正的提高。

  虽说教无定式,学无定法,可是究竟以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使口语交际课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呢?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和尝试。今天,我展示一节以“说说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研究。

  二、教学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家乡的美,能够多角度、有条理地介绍家乡,赞美家乡。

  2.过程与方法:多途径、多渠道收集资料,深刻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文化、历史等丰富的知识,丰富语料,并用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训练。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不同形式,多角度、有条理地介绍和赞美家乡。

  教学难点:准确、流利、自然地表达。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把全班分成“地理”、“特产”、“历史”、“景观”4个小组,多途径、多渠道收集和整理有关家乡龙井的丰富资料。

  2.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活动。

  为了更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情境,将诵读文字优美的《长白颂》歌词作为课前活动内容。通过自由朗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营造气氛,激发民族自豪感,以产生情感共鸣并延续课前活动的情绪基调。

  3.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介绍家乡。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