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十大“作文意识”谈
2009-09-23  2009年09月23日  来源:人民教育

  作文教学反思与重构3

  【按】8年前,江苏吴江的管建刚老师开始演绎一场“作文教学革命”。他从自身的写作成长中认识到,发表是写作上的一件重要的事。为此,他和学生一起创办《班级作文周报》(以下简称《周报》)。每周,学生写稿,投稿,修改,发表。由此作文不再是一道无聊的作业,而成为一项渴望获得的话语权,作文不再奄奄一息,而成为学生向往的一个心灵交流的精神家园。8年来,他和学生一起出版《周报》300多期,发表学生作文4000多篇,合计300万字,还创下了带班两年学生在全国30几家报刊发表作文200篇、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在正式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纪录。

  同时,他大胆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小作文”,代之以“评价周记”——除了每周写一篇稿件,周一至周五还写“每日简评”,即每天写三五句话,简要记录当天最值得记录的人、事、物,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和选择的眼睛,从而解决了学生作文的素材问题。

  为使学生有恒久的写作动力,他又策划了三大写作动力活动:“等级评奖”、“积分活动”和“‘稿费’活动”。

  像许多老师一样,他注意学生的“语言驾驭力”训练,比如“周报活动课”。不同的是,他的训练更贴近学生的作文需求,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从学生发表在《周报》上的作文的优点或缺点引申开去。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停留在语言训练的表面,而是注重作文背后的“人”的成长,他采取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灵敏感力”和“现象思辨力”。

  他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后’作文”教学问题。学生写好一篇文章,并不表示写作的终结。一个学生在《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往往要经过5次的主动修改,这是“‘后’作文”教学策略之一。学生作文写好后,发表在《周报》上,因为有了读者的阅读,作文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真正的凸显,这是“‘后’作文”教学策略之二。每个学期,他组织学生进行“‘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这些活动所保存的不只是作文,更是一个童年,这是“‘后’作文”教学策略之三。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