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儿童情趣的 “表达方式” ● 江苏海门 吴勇 人的言语活动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实际生活之需,使人仅仅作为自然人、社会人、物质人“生存着”,而是积极能动地表达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作为心灵丰盈、思想自由的言语人、精神人,诗意地创造着,自由、有意识地“存在着”。因此儿童习作教学要创设积极的、富有生命情趣的言语交往情境,让儿童成长为一个自由的“言语人”,一个童年生活意义的创造者! 儿童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每天都可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而故事的主角往往就是他们自己。由于故事本身的瞬间性、偶发性,如果不有意识地去强化,往往会擦肩而过。事后,即使被教师拾起,作为习作资源,儿童却失去了言说的欲望。那么怎样让儿童的故事在儿童言语世界中鲜活、灵动起来,成为儿童习作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快乐联动”是一种较好的情境交往机制: 这种“联动”的交往模式,对于儿童的习作素养提升大有裨益:一方面,关注了“生活”的存在,原来世界很精彩,只要悉心关注,细细品味,每天都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关注了“自我”的存在,原来“我”也可以成为话语的中心,我的话语,我的生活对别人也有意义;同时,还关注了“他人”的存在,原来写作就是和别人用言语进行交往,让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原来和别人交往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 对于世界,儿童有天生的好奇心和表达欲。儿童除了自己的探索发现外,还常常借助“话语”这一工具进行思考、发问、对话。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要为儿童这种内在的表达需求而建立应答机制。当儿童有疑问时,教师应当给他们寻求发问的对象,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疑惑写下来,利用有效途径转送到相关的对象手中;当儿童有情绪时,教师开渠放水,鼓励他们将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体验通过语言文字对表达对象倾诉出来,以达到疏导心理、敞亮心灵的目的;当儿童有建议时,教师应当为他们确定交流的对象,引导他们以建议书、书信的方式,直陈己见。自由倾诉,其实就是儿童心灵与周围世界的一种言语交往,它是世界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作为言语交往的写作,其实就是为儿童建造的一座“心灵花园”。 受年龄特征的驱使,儿童的表现欲都比较强烈,心理学上称之为“儿童自我中心”,他们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源自童真的表现欲常常会成为推动儿童言语表达的动力源。教师可以借此开展一系列的习作活动。其一,“自我秀”——写竞选词,以竞选学生干部为名义,以同学为交往对象,以言语表达为手段,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示自身的魅力;其二,“事物秀”——写自述语,以拟人的方式,以自己身边最熟悉的动物、植物、器物为交往对象,引导儿童转换角色,走进一个童话世界,以童言写童心,以童真写童趣;其三,“景物秀”——写导游词,让儿童以导游的角色走进景物中,以游客为话语对象,以风景名胜为内容,以介绍发布为言语形式,展现物态景观最美丽的一面;其四,“物产秀”——写说明书,对于家乡知名的物产,可以引导儿童以消费者为言语对象,以设计说明书、广告语为言语形式,展现物产的文化品质。这一系列方式,其实就是以言语交往的方式让儿童的写作由单维走向多维,从平面走向立体,使写作内容在童心中“活”起来,从而走向自由舒展地表达。 想象力是童年生活中最闪亮、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作为习作教学,应当以言语交往的方式,给儿童的想象力最大的空间和舞台,从而让儿童“诗意地创造着,自由地有意识地‘存在着’”。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这样的做法:写“我的新发现”——引导儿童留心生活细微变化,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及背后的思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以“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吸引更多同龄人的视线;写“我的小创造”——引导儿童将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以科技小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举办“小发明家论坛”,与大家分享创造的过程与愉悦;写“我的奇思妙想”——在具体的问题中,引导放飞思想的翅膀,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途径,并通过画画、写写、说说等多种交往形式展示出来,让每个儿童在言语表达中经历一场“头脑风暴”。实践是思想的历程,写作是智慧的呈现,交往则是引动这两者的直接力量。 “交往”是儿童情趣言语表达方式中的核心力量。借助于“交往”,将写作牢固地构筑在儿童的生活之中;借助于“交往”,将周围的世界自然地融入到儿童的生命之中;借助于“交往”,将儿童精神世界中的“意”自如地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言”。 如此,儿童才能在充满情趣的世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