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建设特色学校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
2010-04-25  2010年04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三、建设特色学校:文化为根内涵发展。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富有特色的多元化教育,而多元化的教育又需要学校的多元办学。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随着学校发展的深入,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具有优势。正如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所说:“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学校文化?由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讲道:“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其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其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关注的重点从学校外部转向学校内部,从同质发展转向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就是一种特色发展,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在特色的形成过程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特色学校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部环境、独特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优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位师生身上的一种良好的气质、精神品质和思想行为,而只有这种内化到师生心里的文化力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基。

  因此,办好每一所学校,就需要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这才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也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

  对一个学校而言,无论这个学校在城市还是农村、条件好还是不好,要成为一所好学校,需要一位好校长,而有特色的校长才能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学校,有特色的校长才能把一所学校建成让人民满意、适合学生成长的好学校,才能保障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陈万志)(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3—4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