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适合儿童的教师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生长逻辑。教育中的许多冲突、缺失,都源于学校教育习惯于让儿童适应教师。”李筠瑞校长说。 学校教育发展的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是教师。要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首先要培养适合学生的教师。 石岐中心小学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专门负责策划、组织、评价教师培训活动。读书活动、专家带徒、青蓝工程、分层培训、校际联盟……一个又一个教师培训活动,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校本培训模式。 “与大师同台切磋,和名师同行成长,我相信这将促成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飞跃。”在新一轮“专家带徒仪式”上,教师王妍为能拜师于专家而深情表白。 在教师自我规划的基础上,石岐中心小学根据教育经验、教学能力以及成长阶段的不同,把教师分为名师培养对象、骨干教师和新教师三个层次,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分层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不过,无论什么层次、什么形式的教师发展,学校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将教师成长目标指向更好地实施“适合学生的教育”。 现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刘利琴,就是从“新教师”中一步步成长为广东省特级教师的。无论是当年的那位“新教师”,还是现在的这位副校长,刘利琴念念不忘一句话:心有学生,慧由心生。 广东省名教师、特级教师周双清也经常对青年教师说:我们的教育是否适合学生,要看我们是否尊重儿童的天性,是否了解儿童的需要,能否让学生亲近老师,喜欢学校。 2009年3月,教龄不足3年的柴春光老师,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广东省第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而这节“整万数的认识”可是柴春光老师“思之思之,又重思之”的结果。他细致研究教材,钻研教法学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在课堂调控、语言提炼等方面下了一番苦功。 为使学生快速掌握读写整万数,柴春光老师先后设计了“拨珠生成数位顺序表”、“拼计数器”等方法,一次又一次尝试,学习效率依然没达到最优,这让他十分沮丧。 副校长梁丽文的一句话提醒了他:“假如你是学生,你希望老师怎样教?” 柴春光老师重新拿起教材,尝试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进行解读。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强化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再指导学生补充完数位顺序表,并引导学生观察,在万级数下面画横线加以区分,建立了鲜明的“数级”概念,孩子们学起来非常轻松。 广东省一位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对这节课极为赞赏:“柴老师的课朴素而精炼,从学情出发,能够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