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提高班主任素质 为班主任专业发展助力
2009-09-23  2009年09月23日  来源:人民教育

编者按 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颁布以来,班主任培训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2007年11月9日,“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开班典礼和“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本次培训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加强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此次小学骨干班主任的培训任务,在两期共20天的培训活动中,培训专家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优秀骨干班主任积极互动,共同研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北师大的三位培训专家,就培训资源开发、培训工作规划、培训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等方面的问题专门进行采访,以期为各地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提高班主任素质 为班主任专业发展助力

——全国小学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访谈

  ● 朱哲

  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是建国以来最高规格的班主任培训,体现了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全国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任务,各方专家对骨干学员进行了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主任活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为期10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课题才刚刚起步,带着有关班主任培训的热点问题,记者走访了北师大负责本次培训的三位专家。

  记者:2007年11月和12月,北师大承办了两期全国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国家级班主任培训,您认为这次培训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

  董奇:班主任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岗位,也是最辛苦的岗位。班主任老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承担着特殊使命,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还要掌握专门的班级建设和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对班主任的专业化训练和培训重视不足,导致教师生涯的职前和职后都没有专门针对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很多老师的班主任生涯都是在摸索中度过。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班主任培训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让班主任教师在班级工作实践中自我完善、不断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冲击,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日益复杂。当代青少年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了,但是因压力所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加了。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重要他人,要充分认识学生生理、心理和个性发展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和开展班级活动,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身心健康成长。

  举办此次国家级班主任培训对于探讨班主任培训的模式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地开展了许多班主任培训工作,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次国家级培训计划经过众多专家反复研讨,在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培训方式的有效性方面有所创新,可以为地方级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示范作用。

  组织和开展国家级班主任培训充分表现了国家对班主任工作的高度重视。陈小娅副部长在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开班仪式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关心班主任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保证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总体来说,此次全国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班主任培训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而进行的培训者培训。我相信,随着国家级班主任培训的开展和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的出台,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会越来越好,国家也会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

  记者:您是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培训课程的研讨和设计开发,专家组如何定位这次国家级班主任培训?

  董奇:为了保证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教育部专门组织了许多中小学德育研究专家、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专家、教育管理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优秀班主任开展实际调研,研发培训方案。此次国家级培训主要定位为培训者培训,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通过培训,把从全国各地挑选的优秀班主任打造为既了解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特点,又具备班主任专业理论知识的班主任培训专家。

  参加培训的学员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研究反思能力和培训能力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我们系统地开设了班级管理理念、班级活动设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6个模块的培训内容,促进了学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成长;培训专家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重点剖析与精讲,引导学员提升反思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员的培训能力,开发培训课程,此次培训中还要求学员进行专题培训课程展示,使其在了解培训需求、提高演讲技能、掌握培训方案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