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化应关注职业幸福感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黄正平 班主任幸福感的价值追寻 在社会发展中教育是永恒的,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是重要的,在教师队伍中班主任是关键的。班主任是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源,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幸福与否不仅关系到班主任个人的生命质量和专业发展,还关涉到学生的幸福以及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 一、幸福感是改变班主任生存状态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班主任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他们普遍感到工作重、压力大、待遇低,缺少幸福感,因而出现了中小学教师不愿当班主任的现象。在各地关于班主任职业状况的调查中,“不愿当班主任”一项的统计数字在有的地方接近七成比例,很多人认为当班主任太苦太累、工作压力大,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既要上课,又要教育和管理学生,还要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此外学生安全更是时刻挂在心头,真是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学校中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要找班主任,都得由班主任来解决,班主任孤军奋战,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是教师不愿当班主任和当班主任的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我国有400多万班主任,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如何,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幸福的班主任,才会关怀学生的幸福,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幸福感的缺失不容忽视,增强职业幸福感是改变班主任生存状态的迫切需要。 二、幸福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 没有幸福感的班主任,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就不可能认真刻苦地钻研教学业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也不可能做到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因此,班主任只有摆脱了职业倦怠感的束缚,不把班主任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精神需要和人生追求,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自由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 班主任有了幸福感,他的教育教学活动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就富有生命表现力,他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班主任有了幸福感,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就有了不竭的创造冲动,有了丰富的创造灵感,使整个教育行为体现为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班主任有了幸福感,他就视教育如生命,生命不息,超越不止,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攀登教育教学新高峰,真正从教育活动中体验到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极大的生活乐趣。 三、幸福感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专业发展是班主任专业成长或班主任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具有幸福感的班主任,认识深刻而全面,情感强烈而奔放,意志坚强而勇敢,行为自觉而积极,这些正是个体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班主任的幸福感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评判自己行为善恶的一种内在力量。当他感到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自己的工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时,就会产生一种快乐、幸福、欣慰的情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并进而产生新的力量和信心。因此,班主任幸福感能使班主任在工作中具有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做好教学工作、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勇气和毅力。在教育实践中,许多优秀班主任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任劳任怨,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私奉献,就是因为他们以奉献为幸福。班主任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活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各行各业都具有奉献的性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活动的奉献性。但能够把教育当作幸福的班主任并不会因奉献而感到有什么损失,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奉献,他只是从中感到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乐趣。因此,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与其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有较强的职业幸福感,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而班主任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又可以促进自身职业幸福感的培育和提高。 班主任幸福感的基本内涵 幸福是指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一个人是否幸福,与其人生重大的需要、欲望、目的是否得到实现相联系。这些需要既有精神性的,也有物质性和社会性的,据此可分为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三者虽有层次高低之别,但它们构成了人的完整的幸福。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班主任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是职业人,再次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以,班主任的幸福也是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的有机统一。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班主任工作主要是一种精神劳动,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因此,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是建立在物质幸福和社会幸福基础上的精神幸福。 一、班主任的幸福感是体验培养人才的幸福。 班主任是把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的人格和智慧的桥梁,班主任的劳动铺就了一条学生成才之路;班主任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后,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受到职业乐趣和人生欢愉,从而产生成就感。为了学生早日成才,班主任总是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岁月消蚀了他们的青春,劳累熬白了他们的鬓发,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他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他使羸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他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他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他让弱小走向强大。班主任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他的学生走向四面八方时,他体验到播种者的幸福;班主任在为人类传递文明,当他的学生以出色的表现回报社会时,他体验着奉献者的幸福。“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二、班主任的幸福感是体验被学生爱戴的幸福。 对于班主任来说,幸福取决于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受到学生的爱戴。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沟通便利,影响深远,感情深厚,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因为得到学生的共鸣、理解与尊重,会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上升到职业幸福的高度。年复一年,班主任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学生们不仅在船上时不断表达着对班主任的爱戴之情,而且在他们奔向远大前程以后,三年、五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还不断表达着这种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公式可以淡漠,定理可能淡忘,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难以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这是当教师,尤其是当班主任老师所体验和享受到的特有的幸福。 三、班主任的幸福感是体验教育探究的幸福。 班主任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而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老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针对当时的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随时都有教育探究的机会,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探究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生机和积极因素,能看到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好的育人契机。当班主任成功地讲好一堂课,成功地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成功地探索出学生内心世界的奥秘,成功地挽救了一名误入歧途的学生,成功地培养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以及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教科研成果时,其内心无比欢乐,充分体验到班主任工作内在的幸福价值。总之,有梦才有幸福,有爱就有幸福;思考使人幸福,探究产生幸福。班主任工作具有极大的幸福价值,教育过程就是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