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班主任教育科研现状与发展策略
2009-09-27  2009年09月27日  来源:人民教育

  教育科研能够培养班主任的专业人格。教育科研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本质是求真与创新。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认真学习实践,努力做好与研究相关的每一项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培养起严谨务实、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教育科研还能够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理想。教育科研为班主任不断进步、事业有成提供了平台。班主任从中得到自身发展的喜悦和幸福,加深了对职业意义的理解,实现了自我超越。

  教育实践表明,专业化的班主任一定是重视教育科研的、研究型的班主任。教育科研是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班主任教育科研的策略建议。

  班主任是否开展教育科研,既有态度问题,也有水平问题;态度决定一切,水平影响成功。因此,班主任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反思;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建构班主任开展教育科研的外部支持系统和制度保障体系。

  1.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学术涵养。研而不学则惘,善学才能善研。研究总是先从学习开始,并伴随研究的全过程。一位优秀班主任应争做教育家。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是很深的学问,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需要教育才能和管理艺术。短绠难汲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因此,增强班主任科研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做到学以立德,提高境界;学以增智,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改造世界。班主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熟悉有关的方针、政策,懂得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对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做出科学解释,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科学化,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对班主任而言,学习不仅是对外在变化的一种适应,更应成为专业发展的一种需要,内在生命的一种自觉。

  2. 注重实践反思,勇于剖析自我。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班主任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因此,班主任教育科研能力既需要在学习研究中提高和发展,更需要在实践反思中锻炼与成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教学活动是增长班主任才干的广阔舞台,通过教育实践,师生朝夕相处,既可以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高尚品德,也可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在工作实践中磨炼意志,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班主任教育科研能力还需要个体在反思中培养和提升。班主任的反思是班主任以自己的班级管理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行为和方法、教育和管理进行审视与分析的过程,是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3. 营造科研氛围,倡导团队成长。根据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社会生态取向,班主任教育科研需要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实践表明,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氛围和合作氛围,班主任个人的专业化会受到阻碍。在推进班主任教育科研的过程中,需要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也需要专业引领、团队协作和政策激励。

  专业引领。这是指在学校教育科研中,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通过其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经验,引导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态。专业引领的实质,是理论、经验对实践的指导,理论、经验与实践的对话,理论、经验与实践关系的重建。班主任的专业引领,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引领,也包括专业道德、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等人格魅力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专业引领;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专业引领。班主任专业引领的主要形式有学术报告、科研讲座,专家咨询、专题培训和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等。

  团队科研。班主任是教育共同体的成员之一,共同体内每个成员的思想、观点、见解、想象、兴趣、问题、阅历等,都是一份精神财富。每个成员的智慧汇合交融,就形成共同体共有的教育资源。学校要积极申报和开展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课题研究,通过项目研究,形成科研团队,提高班主任的研究能力;开展校本研究,定期举办“班主任论坛”(或称之为班主任学术沙龙),围绕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每次论坛确定一个研讨主题,充分发挥班主任集体的智慧,为班主任营造合作交流氛围,为班主任整体素质提升增添新的动力。寒暑假期间,学校可布置班主任撰写科研论文,在此基础上组织班主任优秀论文报告会,营造科研氛围。为鼓励班主任不断反思和改进工作,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开设班主任博客,要求班主任把每天工作的所做、所思、所感记录在博客中,及时审视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教育的幸福与快乐。

  政策激励。要积极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良好氛围,建立激励机制,解决班主任内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教师年度考核、班主任评优中要有科研成果的要求。在职称评定中,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研究成果应当与学科教学的研究成果同等对待,在政策制定上确认班主任工作的学术性,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学术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虽然强调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其科学性缺少关注,对班主任的理论研究不够,学科建设滞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教育科研机构应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列入重点科研课题,组织专家、提供经费、保障条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不断丰富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思路”。高等院校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招收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开设专门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班主任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能训练,为造就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奠定基础。总之,要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班主任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学术声誉和科研水平。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23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