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古晓霏的班主任情结
2010-03-29  2010年03月29日  来源:人民教育

  一见到值勤教师,古晓霏先开口道歉,小豪也老老实实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值勤教师大度地跟他握握手,一笑泯恩仇。

  这件事让小豪对古晓霏更加信赖,他敞开心扉,把自己以往种种“劣迹”都说出来。小豪家境很富裕,但是爸爸忙于各种应酬,每天早出晚归,妈妈又特别爱唠叨。久而久之,网吧成了小豪的栖息地,在那里认识了一帮“问题少年”。

  看着这个身材高大的男孩,古晓霏有说不出的怜悯。这样的孩子既需要理解与包容,更需要学会对自己负责,找到自信。班委换届时,古晓霏私下动员同学,选小豪做副班长,负责班级纪律。每天放学,小豪篮球训练后,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到古晓霏的办公室补习功课。如今,小豪已顺利升入高中,每年春节都来看望古晓霏。

  学生们喜欢古晓霏,因为在她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实际上,从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身上,古晓霏经常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他们只是可怜的孩子,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将来只能在社会的底层,艰难地过活。趁现在还来得及,要多给他们一些好的影响。”

  四

  很多人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精神成了一种通病,日益膨胀的物欲又让他们迷失了自我,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实际上,诸多的问题,都反映出当下集体主义教育的困境。

  多年来,古晓霏也在寻找一条有效途径,让学生懂得相互欣赏,在富有感召力的集体氛围中共同成长。

  又有一拨儿学生要毕业了,学校照例为每个人出具一份毕业鉴定。这天,班长来向古晓霏报告,小陈当众把自己的毕业鉴定卡撕掉了。

  “告诉老师,为什么把它撕了?”古晓霏不能容忍这一行为。

  “我觉得不公平。”小陈拗着脖子说。

  “哦,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应该评A等?我不是说过了吗,因为名额有限,很多同学尽管很优秀,但只能评B等。”古晓霏说。

  “老师,我对评A等的学生没意见,可是,小张居然和我一样,也是B等,您认为这样公平吗?”小陈反问道。

  原来这样!小张是班里的小淘气,被大家讥笑为“儿童团员”,经常搞一点小破坏,不是把窗帘拉掉,就是把门锁弄坏。小陈觉得,这样的学生应该评C等。

  教室里飘过一阵窃窃私语,有人觉得小陈的话挺有道理。

  古晓霏沉吟片刻,深情地说:“同学们,小张的确很贪玩,有些孩子气。可是你们是否记得,每次做值日,他都是最认真的,把地板擦得能照出人影。还有,上学期他在操场上捡到900多元,毫不犹豫地交给老师。就凭这两点,老师觉得,他评B等一点都不过分。”

  学生们若有所思,古晓霏的目光静静掠过每一张脸孔,继续说道:“那些孩子气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改掉。可是,我们怎么因此忽略了一个人可贵的品行呢?”

  听了老师的话,原本一脸惭愧的小张,激动得掉泪了。小陈心服口服地说:“老师,我没意见了。”

  通过这件事,古晓霏更迫切地意识到,要让学生懂得相互欣赏、相互包容,非一日之功,需要日久天长的熏染。

  下一学年,古晓霏迎来了一批初一新生。军训第一天,她为全班拍下第一张身着军装的集体照,告诉学生:“从现在开始,老师会把你们每一个生活片断拍下来,做成电子像册,三年后送给每一个学生作为毕业留念。”

  从此,古晓霏随身带着相机,随时随地把学生们青春的身姿定格:课堂教学、课间玩耍、午间休息、师生活动、文体比赛、班会、家长会、郊游……每学期结束,全班都要照一张集体合影。

  三年过去了,古晓霏的电脑里保存了几千张数码照片。从初一到初三,从刚进校园时的满脸稚气,到毕业时的踌躇满志,照片中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足迹。师生们一起挑选最有代表性的照片,每一张都配上文字说明,串联成一部生动的成长故事,就叫做《我的一班,我的青春年少》。像册的扉页,是教室门前“初三一班”的班牌特写。很显然,班级已经成了学生们的精神归宿。

  在这样的班级中,维护集体荣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学生们偶尔犯了错,古晓霏并不批评,而是在班里说:“我想,这个同学一定不是故意的,谁愿意给班级抹黑呀,咱们力争不犯错误,尤其不能重复同样的错误。”虽然没有批评,集体舆论的压力就会让人抬不起头。

  同时,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放弃,是这个班级的准则。“即便有学生想放弃,我们也要拉着他的手,一起向前走。”古晓霏强调说。在她看来,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首先要乐观、向上、向善,积极面对人生。

  毕业了,当学生们无比眷恋地浏览着电子像册,才遗憾地发现,大部分的照片中,都没有古老师的身影。仔细一想,可不是吗?这一个个美丽的瞬间,不都是她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去创造、去记录的吗!

  “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能遇到古晓霏这样的老师,是他们一生的荣幸。”宝安中学校长彭锻华告诉记者,“一位优秀班主任就是一座精神高标,永远给学生人生的感召。”

  大美不言。这就是一个好班主任的真实写照,她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她用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真谛,让我们领略人类最美好境界的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与遐思……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6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