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点亮阅读之灯——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与思考
2010-04-06  2010年04月06日  来源:人民教育

  话题:读经典,读整本的经典

  【按】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史。一个不爱阅读或者只知崇尚八卦阅读的人,不难想见其精神的贫乏与无聊。一个忽视经典训练、只知以庸俗娱乐教导下一代的民族,必将与一流渐行渐远。

  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萎缩的时代,直指心灵的阅读、厚重经典的训练,都成了奢侈品。再加上应试的压力,教育的目标被窄化成了只是一些可以量化的东西:分数、升学率、考上大学的比例,等等。观照人的心灵、精神,滋养高尚、纯洁的人格,往往沦落为漂亮的口号而已。

  然而,身处太湖边上一所农村地区学校的张学青老师,一直默默地带领学生阅读整本的儿童文学经典,至今已坚持3年多。

  必须向张学青们致敬!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理想的光芒。他们把教育与学生的生命相连,把语文与学生的精神贯通,把教师的精神使命写在乡村朴实的大地上。

  人是要一点精神的。

  只要教育还坚守一份理想,整个民族的精神就会昂扬向上。

点亮阅读之灯

——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与思考

  ● 张学青

  一、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堪忧。

  1. 儿童阅读资源匮乏。笔者长期任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从每学期的家访情况来看,学生的家庭藏书量很少,部分家庭几乎为零。没有藏书,并不是说家庭没有经济条件。相反,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家长能把小洋房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房;家用电器件件高档,可孩子却没有一部经典书籍,除了“课课通”、“优秀作文精选”之类的教辅材料,就几乎找不到教材以外的书了。加上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质量低,社区又缺少公用图书馆,农村小学生很难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读物。

  2. 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学生过分依赖声像材料诸如电视、录像、电脑游戏等媒体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他们愿意看2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读20分钟的书。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中高年级学生,大有人在。

  电视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快捷的资讯服务和感官享受,但是它与纸质阅读有着很大的区别。电视给予人的信息,都是包装好的,无需个人心智努力,而纸质阅读要求不假任何外助,凭借自己的头脑来增进理解、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看电视剧《红楼梦》,陈晓旭一出场,林黛玉的样子就定型了,而读《红楼梦》小说,林黛玉是这个样子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就要靠读者凭借文字通过想象在头脑里塑造。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所以,纸质阅读,既体现了读者的主动性,又保证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

  此外,通过电视媒介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一鳞半爪、肤浅的。因为电视的专业帧频为每秒24帧,一些变化极快的游戏的帧频甚至达到每秒100帧。因此,孩子根本无从得到细致的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是快餐,能够填饱肚子,却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营养。而纸质阅读是文火煲出来的汤,是可以改变精气神的滋养品。

  因此,儿童坐在电视机前度过课余时间,不能不说是一种危机。

  3. 把一本语文教材看作语文课程的全部,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六年不少于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无法得到保证。小学生需要读什么?首先当然是教材中的课文,这些课文的阅读需要通过精确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其次就是语文课程中由教师指导的语文性的、文学性的阅读;此外,还有其他课程范围内的阅读,如百科阅读等。后两者的阅读,虽然不直接指向教材,但实际上是为理解教材提供丰厚智力背景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从目前的阅读状况来看,除了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得到保障,教师指导下的语文性、文学性的阅读基本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更不要说百科类的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在语文教育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

  如何为学生与好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如何把坐在电视机前看肥皂剧的学生吸引到书桌前?如何带领学生读整本书,使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家庭环境最差的,也能基本完成小学阶段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几年来,我选择“师生共读整本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应该说,解决农村儿童“阅读洼地”的手段不止一种,但开展“师生共读整本书”活动,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走“师生共读整本书”之路。

  (一)师生共读好在哪里?

  1. 创设最好的阅读环境。阅读需要时间和环境。所谓“课外阅读”,除了“课余以外”还有“课本之外”的意思。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不得不承认,学校是唯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在农村,90%以上学生的家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麻将声、扑克声以及电视、电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平心静气地面对纸质阅读,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学生往往做不到。

  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样了。“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是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他手里读着一样的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大家还会你追我赶,比着谁读得快。

  2. 让阅读成为一种仪式。什么是仪式?仪式是在指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师生共读整本书,也要像仪式一样,有指定的场合(教室)、有固定的时间,而且需要规范化。比如某天的午自修时间是整班共读时间,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默词语、背课文、做练习等语文活动,都需要让步。学生知道,这个时间就是大家一起读书。长此以往,就成了一种仪式,成了像星期一集体晨会必须要升旗一样的行为。这种仪式的最后目的是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由的事情。

  3. 拥有共同的生活与密码。意大利著名童话作家贾尼·罗大里有一篇童话叫《连环画里的小老鼠》,讲一只跳出连环画的小老鼠,来到了现实世界的鼠群中。但是,没有一只老鼠听得懂它连环画里的语言,他也听不懂其他老鼠的吱吱呀呀声。在一系列的误会之后,老鼠们联合起来把它遗弃了。就在这时,它遇到了一只连环画里的猫,也因为相似的原因来到真实的世界里,但因为听不懂现实中的猫语,刚刚被其他猫赶了出来。于是这两个无依无靠的动物相互拥抱在一起,发誓要永远友好,用它们那种奇怪的连环画语言聊了整整一夜,并决定从此永远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童话,深刻地揭示了“拥有共同的语言才是真正地生活在一起”这个很简单的道理。话不投机,即便老鼠与老鼠也只能是异类;言语相通,即便是猫和老鼠,也可以是真正的亲人。

  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共同的语言,拥有能够开启彼此心门的密码?和学生一起,读他们的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读他们的书,就拥有了和他们交流的更多话题。“谁能做我的夏洛”——和我一起读过《夏洛的网》的学生心领神会,因为他们明白“夏洛”意味着什么;“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当我的学生们大声叫着嚷着这首《草房子》里的颠倒歌的时候,隔壁班没有读过《草房子》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我们为什么这么兴奋的;“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只有读过《人鸦》的孩子,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