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重点的转移,由数学哲学扩展到了数学教育哲学,近年来与《人民教育》有了更多的接触,不仅撰写了不少文章,还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人民教育》的忠实读者——尽管不敢说每篇都会仔细阅读,但所刊登的大多数文章都会浏览一遍,每期杂志上也都会有一些文章使我舍之不下,一读再读,甚至会连续看上好多遍。 喜欢读《人民教育》,首先是因为她所采取的是一种平等的姿态,而不会因为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就自命不凡,高高在上,似乎天然拥有对一线教师指手画脚的权力。与此相对照,我十分欣赏编辑部立足基层,大力宣扬“实践性智慧”的做法,无论这是指好的“校园文化”的创造,还是指特色学校的发展,或是如何去改进我们的教学,直至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与心得。由于“实践性智慧”具有“丰富性”和“直接性”,这也使得《人民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吸引力。由于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性立场”正是国际教育界现今在处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包括专家与一线教师之间关系时的一个普遍立场,因此,《人民教育》的这一做法事实上也就为我们这些理论研究者提供了直接的样板。 喜欢读《人民教育》,还因为通过阅读常常能获得有益的启示乃至引起心灵的震撼。例如,不仅众多名师历尽艰辛、矢志不渝辛勤耕耘的事迹使我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究竟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那些身处偏僻山区但却能够自觉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从而走出了专业成长的民间道路的普通教师同样也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再者,不仅在同一领域中工作的诸多专家的文章对我具有直接的影响,即使是不同学科领域的经验与思考同样也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正是通过不同学科的比较,自己进一步深化了对于自身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工作乃至一般哲学的理解。 思想的开放性显然是《人民教育》能够起到积极的启发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我也十分欣赏编辑部各位同仁的独立思考,对此我们不仅可以从《人民教育》所明确主张的办刊思想和理念清楚地看出,而且更直接体现于那些直接奠基于认真总结与反思的“年终综述”以及杂志所精心组织的各项专题。也正是由这些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各位编辑同志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以及更为深层的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执著与热爱。在我看来,这种专业精神正是我们在当前最最需要但又是最最缺乏的。 愿《人民教育》经由60年的风风雨雨与辛勤劳动才得以形成的优秀传统能得到很好继承与发扬,更希望通过编辑、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事业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郑毓信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9期) |